苦滇菜學名

苦滇菜 更多苦滇菜 ‧英文名稱: Common Sow Thistle ‧學名: Sonchus oleraceus Linn. ‧科名: 菊科(Compositae)苦苣菜屬(Sonchus) ‧別名:

苦滇菜. 學名: Sonchus oleraceus Linn. 科屬: 菊科 ( Compositae )苦苣菜屬 ( Sonchus) 母語:Samaka (鄒) 用途:胸痛,以其根煎服之. 頭狀花序,徑 1.6~2 公分,呈繖房狀排列,花序軸長 15~5.5 公分,被腺毛;總苞長 1.2~1.5 公分,寬 1.2~1.8 公分;總苞片 3~4 輪,外層總苞片長 0.3~0.4 公分,中間層總苞片長 0.6~0.9 公分,內層總苞片長約 0.9 公分;小花皆為舌狀花,花冠長約 1 公分,黃色

苦菜 ( 學名 : Sonchus oleraceus ),又名苦苣菜、滇苦蕒菜、苦滇菜,為 菊科 苦苣菜屬 的植物。. 原產於歐洲和西亞,後來擴散到全球,生長於海拔170米至3,2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林下、山坡、平地田間、空曠處、山谷林緣或近水處 網際網路檔案館 的 存檔 ,存檔日期2007-04-28. at Center for Aquatic and Invasive Plants 網際網路檔案館 的 存檔 ,存檔日期2007-03-25. 。.

菊科Asteraceae. 【學名】. Sonchus oleraceus L. 【形態】. 草本,高30~100cm,莖粗大,多分枝,中空,幾無毛。. 葉片長10~20cm,寬5~10cm,長橢圓形,葉尖銳或鈍,葉基狹窄或呈抱莖形,羽狀淺裂至深裂。. 裂片2~4對,橢圓形或三角形,裂片邊緣不規則鋸齒狀,上下表面皆無毛:上部莖生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 頭狀花序徑約2cm,呈繳房狀排列,花序軸長1.5~5.5cm,被腺毛。. 總苞長1.2~1

學 名:. Sonchus oleraceus L. 英 名:. Amual sowthistle. 俗 名:. 苦滇菜、苦菜、天香菜等. 特 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柔軟,中空有分枝,有稜條;莖葉有白乳汁,高約30-100公分。. 葉互生,長橢圓形,銳頭長10~20公分,羽狀深裂,葉緣有不規則鋸齒,中部葉無柄,葉基抱莖葉背帶粉白,頭狀花著生莖頂或腋生,繖房狀排列,頭花淡黃色,徑約2~3公分;總苞綠色,長橢圓狀披

新北投銀光巷 20190213 苦滇菜的花 多見於春、夏間。 近似的苦苣菜屬: 苦滇菜:花苞上有較疏的長刺、葉全緣或疏鋸齒 苦苣菜:花苞有短刺上面有較明顯黑點、葉淺裂至深裂 鬼苦苣菜:花苞稀有腺毛、葉具有尖刺 學名:Sonchus oleraceus L.

  • 苦苣菜 和 苦滇菜
  • 福星花園: 苦滇菜
  • 雲南菜系大科普!一篇文章讓你看懂真正的雲南菜_窮遊錦囊
  • 菊科草花
  • 中藥藥材別名
  • 鼠尾草(管狀花目唇形科植物)_百度百科

學名:Crepidiastrum lanceolatum (Houtt.) Nakai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中文種名:苦滇菜(苦菜) 中文種名: 線球菊(田基黃) 珍藏特展 珍藏特展 CCC創作集 建築排排站 建築轉轉樂

苦滇菜 學名 Sonchus oleraceus Linn. 英文名 Common Sow Thistle 菊科 ( Compositae )苦苣菜屬(Sonchus) 別名 : 苦菜、滇苦菜 一年或越年生草本 全株含白色乳汁,莖直立,中空,有稜線、帶暗紫色,分枝幼嫩部份具腺狀毛。 苦苣菜的白漿中含「苦苣菜精

學名:Blumea laciniata (Roxb.) DC.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中文種名:苦滇菜(苦菜) 中文種名:苦滇菜(苦菜) 中文種名:香澤蘭(飛機草) 中文種名:

苦 菜 學名 Sonchus oleraceus 又名 苦 苣菜 滇 苦 荬菜 苦 滇菜 為菊科 苦 苣菜屬的植物 原產於歐洲和西亞 後來擴散到全球 生長于海拔170米至3, 200米的地區 多生長在林下 山坡 平地田間 空曠處 山谷林緣或近水處 它在世界很多地區屬於入侵物種 其莖中空 高度

學名Cichorium endivia L.,每100g嫩葉含水分g、蛋白質1.2g、鈣77mg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適生食、煮食或作湯。苦苣葉披針形。頭狀花序,約有小花20朵,花冠淡紫色,雌蕊柱頭雙叉狀淡藍色,雄蕊5,連成筒狀,花藥淡藍色。

PDF 檔案

科名 中文俗名 學名 菝契科 菝契 Smilax china L 鴨跖草科 竹仔菜 Commelina diffusa Burm.f. 莎草科 短葉水蜈蚣 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扁穗莎草 Cyperus compressus L. 磚子苗 Cyperus cyperoides (L.) O.Kuntze 異花莎草 Cyperus difformis L. 碎米莎草

苦苣菜 和 苦滇菜 同屬於菊科苦苣菜屬;外觀神似,不易分辨!除了這兩種植物還有一個苦苣菜屬的植物名為 鬼苦苣菜(Sonchus asper (L.) Hill)希望下回有機會還到它 拍攝時間地點 106.01.08  於  新北市鶯歌區尖山路附近廢荒地

苦滇菜與鬼苦苣菜同屬,兩者葉形變化多,花色、花形大小相同 (頭花開放時直徑 1.5 -2.5c m),葉緣均具銳齒,特徵相同者多,常叫人誤判。過去,鬼苦苣菜僅見於中高海拔,晚近有不少報告指出,低海拔地區曾見零星族群,看來要以地區分佈來分辨這兩種苦苣菜也相當困難 (中海拔地區本來就有苦滇

玫瑰木瓜水:以“木瓜籽”(學名假酸漿)揉搓出汁製成的涼粉,成型後冰鎮放入白芝麻,再加入玫瑰紅糖而成。米涼蝦:米漿自漏勺而下,形成像蝦子一樣的滑嫩米制品,與木瓜水是好基友。涼糕:玉溪通海出品,糯米制成的涼糕浸沒在紅糖水裡,軟糯冰涼。

六神草 學名:Spilanthes acmella (L. ) Murr 科名:菊科 (Asteraceae)金鈕扣屬(Spilanthes) 別名:金鈕釦, -a,瞬間充滿陽光 ,南方草,臺灣產69屬177種,上部分枝,大花咸豐草,艾葉,花謝後的黃色果球很好看3,苦滇菜,黃褐,913 種 。.

藥名 別名 英文名 麻黃 淨麻黃、麻黃絨 桂枝 柳桂 紫蘇葉 蘇葉、紫蘇 蘇梗 生薑 生薑皮 香薷 香茹 荊芥 荊芥炭、炒荊芥、荊芥穗 防風 青防風、炒防風、防風炭 羌活 川羌活、西羌活 白芷 香白芷 蒿本 蒿板、遼蒿本

鼠尾草(學名:Salvia japonica Thunb.)是唇形科、鼠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株高30-100厘米,植株呈叢生狀,植株被柔毛。莖為四角柱狀,且有毛下部略木質化。葉對生,長橢圓形,綠色葉脈明顯,兩面無毛,下面具腺點。須根密集。頂生總狀花序,花序長達15厘米或以上;苞片較小,藍紫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