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1979 年對越南的戰爭也沒有例外。 因為當時各種複雜的因素加在一起,讓鄧小平相信對越南動武是必要的。 因此,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美國政治學家David Dreyer在「The 1979-Sino-Vietnamese-Conflict」一文中指出,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準備了30至40萬大軍,1200輛戰車、砲兵等等。 並在1979年2月17日早上五點,中國派了大約10萬軍力在中越邊境開始進攻,越南一開始只有約8萬的民兵對抗中國的軍力。
從1979年2月17日開戰到3月5日曆時10多天的戰爭中,中國軍隊兩三萬士兵陣亡。 20年後的1999年12月30日,江澤民批準的《中越陸地邊界條約》中,將數百位將士浴血苦戰付出生命而守衛的雲南老山和廣西法卡山劃歸越南。
答:從中國這方面來說,對1979年的戰爭沒有什麼看不透的神話傳言。 當然,在海外沒有歷史學家能得到中國這方面關於這場戰爭的完整記錄。
1979年,中國從廣西和雲南兩線,向越南發動了「自衛反擊作戰」,這是中國陸軍自1960年中印邊界作戰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
1979 烏坦戰爭 坦尚尼亞 烏干達全國解放陣線 烏干達 利比亞 1979 1989 蘇聯入侵阿富汗 聖戰者 蘇聯 阿富汗 1979 1979 中越戰爭 中國 越南 1979 1990 兩山戰役 中國 越南 1979 1992 薩爾瓦多內戰 薩爾瓦多 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
- 中越戰爭40年勝負難明 參戰老兵從英雄變維穩對象
- 越中戰爭40年:學者列出越方錯誤、越官媒稱中方出兵為救赤柬、老兵因「政治」逐流
- BBC 中文網
- 慶祝反中國擴張戰爭40年 越南媒體:軍民擊退「侵略者」
- 【歷史今日】中越戰爭死傷慘重 退伍老兵晚景淒涼
-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中國和越南爆發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邊界戰爭。 中國軍隊侵入越南北部,一個月內又撤回境內。雙方人員傷亡慘重,但是各自都宣稱取得了勝利。
PDF 檔案
1979 年中越邊界戰爭對臺灣ê啟示 蔣為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1. 前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tī 1949年建國以來,短短三十冬內已經hām 厝邊國家發生 kúi-pái 軍事衝突。Che 包括對臺灣ê軍事威脅、1950年所謂ê「抗美援朝」介入朝
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中國大陸則稱「對越自衛反擊戰」),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期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戰爭。起因為中蘇交惡、中越兩國的領土爭議、中國聲稱越南對中國邊境的襲擾[16][17],以及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了親中的紅色高棉政權。
BBC圖輯:回顧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風傳媒. 隨著中越雙方邊界衝突不斷加劇,中國軍隊1979年2月7日越過邊界,對越南軍隊發動全面攻勢,戰鬥在數百
1979年2月17日,拂曉,中國解放軍以長時間猛烈炮火復蓋轟炸,揭開戰爭帷幕。 當時,越南女兵在第一線擔負值班任務的不在少數。 中越邊境戰場地貌繁雜,地形破碎,戰區氣候多變,植被茂密,地雷電網密布。
1979年中越戰爭的陰影仍籠罩在兩國邊境地區的上空,作為對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懲罰,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下令打了那一仗。. 人們對那次戰爭的記憶強烈,不僅因為死亡的人數,而且因為中國軍隊撤離時,對城鎮和村莊進行了狂轟濫炸,摧毀了包括學校和醫院在內
中越戰爭在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則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時間自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解放軍分雲南與廣西兩路進攻,短
越南與中國於1979年2月爆發邊界戰爭,至今屆滿40年。越南學者表示,這場戰爭除了給越南帶來很大的軍事教訓外,也可從中吸取政治外交上的經驗,像是偏離平衡外交等錯誤路線。 標籤: 越南, 中國, 中越戰爭, 赤柬, 鄧小平, 四個現代化
這些細節雖然無關實戰,卻也是戰爭的一部分,是猓解戰爭必不可少的資料。 又如作者介紹,當年攻越中國軍隊的炮兵配備非常強大,火力極為強勁,在與越軍的作戰中發揮了極大作用,”中國炮兵的火力編成在1979年就超過了一貫重視炮兵的蘇聯軍隊。
1979年2月中國與越南爆發戰爭,將屆滿40週年,最近越南媒體紛以系列專題報導回顧,且報導中將中國定位為「侵略者」,並稱讚越國人民及軍隊反擊
(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1979年2月27日,中共發動了對越戰爭,意圖教訓一下越南。這場戰爭令數萬中國年輕士兵失去生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也許我告別 將不再回來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也許我倒下 將不能起來 你是否還要 永久的期待如果是這樣 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